钣金件的焊接规范
发布时间:2021-05-11
一般来说,钣金加工是对厚度在6mm以下的钣金进行的综合冷加工工艺,包括切割、冲孔、切割、复合、折叠、焊接、铆接、拼接和成型。其中,焊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。钣金加工中的金属焊接有一些问题需要在焊接前、焊接过程中以及焊接标准中注意。我们来总结一下:
焊接前对钣金零件的要求。
1、所有钣金零件原材料不得低于图纸要求,否则不能下料生产;
2.要求焊接型钢表面平整度不超过2/1000,总弯曲度不超过总长度的0.3%;
3.焊接钣金零件前,所有变形的零部件必须在焊接前拉直、找平;
4.焊接开始前,为了选择合适的焊丝,必须根据零件尺寸、材料厚度和焊接要求等不同参数选择不同厚度和规格的焊丝。
钣金零件焊接工艺要求。
1.焊接工艺必须严格按照图纸、工艺和工艺的要求进行。若因图纸不正确导致工件焊接不正确,则必须重新焊接,工件只能视为有缺陷;
2.焊接时,必须在加工坡口的地方加工坡口。如果工件没有坡口或焊接轮廓,坡口应根据情况用抛光机或机械加工;
3.焊接时应保证工件的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符合图纸要求,非加工表面的形位公差按IT15级执行,无特殊要求;
4.如果焊接时需要更换材料,必须获得技术部门的书面同意,板材的厚度也必须符合图纸的要求,否则不能更换材料;
5.焊缝的尺寸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。间断焊不能用于连续焊,反之亦然。如果图纸中没有明确要求间断焊的尺寸和长度,每50mm间隔8~10mm进行焊接,焊点间距必须均匀;
6.连续焊缝必须平直光滑,无明显不平整,甚至无焊透、焊接偏差、焊疤、气孔和咬边。焊缝的焊接角度以图纸要求为准,无要求的焊接角度为相邻部位的最小厚度;
7.焊接完成后,应对每条焊缝进行抛光,以去除焊渣和周边毛刺;
8.有些零件不应该焊接。例如,图纸上要求弯曲的零件,未经技术部门书面同意,不得焊接。
9.在钣金零件的焊接过程中,需要锤击的零件可以用小型手动锤轻轻锤击,直至尺寸符合要求。千万不要在钣金平面上用力锤打,否则工件会损坏报废。
金属板件焊后处理的要求和标准。
1.钣金零件的焊缝要求光滑、鱼鳞状,不得有凸包和凹凸不平现象;
2.需要保证工件边缘齐平平整。焊接后,必须用砂布再次打磨,去除焊渣、焊点和倒刺角残留的毛刺,保持焊缝平整光滑;
3.在箱形工件的平面上,焊缝高度不得高于平面高度。原则上,腻子后焊缝应完全覆盖;
4.对于焊后不需要加工的周转件和平面,焊接时必须进行严格保护,避免电弧损伤或焊渣损伤,不能在焊缝均匀的前提下随便打磨;
5.焊接后,需要发蓝、电镀等工艺加工的金属零件应均匀喷砂。在翻转过程中,应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,避免碰撞和擦伤,不得再次进行抛光处理。